对黄煜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会觉得他特别“纯粹”。
纯粹在他小小年纪,就发现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并锲而不舍;纯粹在他脚踏实地,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学术梦想前进,周围纷纷扰扰“杂音”均被自动屏蔽;纯粹在他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领域,醉心于欣赏其中的“美”,并从不放弃……
这份由兴趣和热爱所主导的“纯粹”,如今引导着他从高金博士毕业后,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继续开展他的学术研究之路。
数学、经济学融会贯通,与高金相遇
出生于成都的黄煜在江苏南通长大。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是南通中学数学竞赛队的成员,参加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我对数学的兴趣可能就是在中学那个阶段培养出来的,现在依然不变。”在他看来,越是难解的题越有挑战性,而战胜这种挑战的快乐是其他东西难以替代的。
高中毕业时,黄煜决定回到家乡,到四川大学学习经济学。在这一过程中,黄煜受到了同为川大学生的表哥的影响。“表哥比我高三届,他虽然读的是工科,但对我影响很大,他告诫我本科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然后再发掘自己的研究兴趣,因为兴趣对开展学术研究很重要。”
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黄煜逐渐发现自己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有浓厚的兴趣。微观经济学虽然是门经济学科,但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这让黄煜很兴奋,他对数学的初心仿佛又被点燃。黄煜于是同步去选修了一些川大的数学专业课程。
沿着表哥的读博轨迹,自认性格内向安静,对于外界诱惑不敏感的黄煜,在本科期间就早早决定了未来也要读博。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黄煜希望能够从事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在出国留学和国内读博的抉择中,他选择了高金。
“读博士,高金是我当时的最佳选择,我认为它可能是中国唯一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亚洲做金融理论研究最好的学院。”回忆六年前的选择,黄煜不假思索地表示。
为何如此坚定?黄煜表示,“高金具有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研究平台,有像王江、刘俊、巨能久、张春这样理论研究非常优秀的学者,所以高金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院。”
大三那年的暑假,黄煜很幸运地拿到了高金硕博连读项目的Offer,他马上停止了国外院校的申请,2013年下半年正式成为高金的博士在读生。
追求学术研究里的“纯粹美”
可能因为平时喜欢画画素描,黄煜内心对研究的美感有种近乎“偏执”的执着。刚来高金,黄煜首先试图了解的领域是宏观金融经济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模型都是离散时间的,黄煜觉得这些模型的形式和解法并不那么“漂亮”。而在刘俊老师的资产定价理论课程中,黄煜兴奋地找到了一种足够“优美”的模型:连续时间金融模型。“因为这种模型具有很好的分析性质,结果简洁、直接,有时可以得到准确的解,而且符合直觉,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非常优美,我很喜欢。”于是,在第二学年确定研究方向时,黄煜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连续时间的微观金融模型上。
那时,在查阅动态公司金融理论的文献时,黄煜惊喜地发现巨能久教授在这个领域有一篇最新的论文发表在管理学顶级杂志Management Science上。于是在通过博士资格考后,黄煜毫不犹豫地决定跟着巨能久教授一起做动态公司金融的研究。“这个领域的文献是很难的,想要做出新的东西更加困难。但我做研究喜欢跟着兴趣走,因为如果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再难再辛苦的工作也不会感觉累。”
在黄煜眼里,巨能久教授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和巨老师合作的第一篇论文,也是黄煜的第二年暑期论文,研究的是不完全市场中的对冲基金的动态投资问题。这是黄煜第一次尝试写作一篇完整的金融学论文。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把每一个参数对模型的影响都做了细致的分析。一个充实的夏天之后,这篇论文顺利地通过了答辩。但是通过答辩仍然是个开始,“因为虽然这篇论文的想法很好,但在模型自洽性方面始终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也就是说有一些假设不能相互兼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高金的之后几年,黄煜依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这篇论文上。虽然每次推演到后面才发现不行,只能又回到原点,这样反反复复写了三、四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后来在筹备博士论文时,我们用新方法才终于解决了这篇老文章的问题。”因为这种坚持,这篇论文最后达到要求,被列入黄煜博士论文的一个章节。
黄煜的博士论文最重要的一个章节,也是他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部分,是一篇关于最优动态合约理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出发点也来自于他的第二年暑期论文,“最初的想法就是把暑期论文推广到有道德风险的情形,考虑一个最优合约设计的问题。当时适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邢浩老师来学院授课。我将我的想法和他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一拍即合开始合作。”有了明确的目标,黄煜着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发现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了经济学里面比较基础和复杂的激励问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模型设定上做一些让步,但也希望尽量维持原有模型的结构。所以这篇论文的模型部分我们也反复讨论修改了多次。后来在求解模型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瓶颈,连续好几个星期没有进展是常有的事。所以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做研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这种探索和让步中逐步成型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这份执着,黄煜在博士期间撰写的多篇论文都入选了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中包括2017年欧洲金融学协会年会(EFA)和2018年美国风险和保险学年会(ARIA)等金融学和保险学领域的顶级会议。同时有数篇论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对一名在读博士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黄煜表示,他受益于高金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和开放自由的博士培养方式。“在高金读博的六年,我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不小的收获:一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高金学习环境非常宽松自由,对于研究方向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对于我们孕育独立思想比较重要。二是加强了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我们学生都是要自己寻找感兴趣的课题,探索解决方法。这种从0到1的突破与从1到10的扩展相比性质可能完全不一样。当然,前几年的学术训练和导师对论文质量的严格把关是这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的研究选题或者执行方式有任何瑕疵或者漏洞,就别想过关。三是加深了对学术研究的认识。以前我认为技术在金融学研究中很重要,现在逐渐发现金融学原理和经济学思想才是评价一项研究的关键。现代金融学研究倾向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些知识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金融学的问题,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对于金融现象认知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
迎来全新的教研生涯
作为高金六大课程项目皇冠上的明珠,博士项目以“严进”更以“难出”著称,黄煜本科毕业后在高金苦读了6年,今年顺利毕业,成为高金培育的第八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也是第三位进入重点高校任教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
黄煜在2018年秋季开始找工作。在教职市场上,黄煜得到了多家重点院校的青睐,他最终选择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回顾他的求职经历,他觉得那几个月是他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由于论文审稿结果遥遥无期,黄煜觉得找工作初期可能是他这些年来比较低谷的时刻,但他还是在努力尝试。作为高金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找教职的博士生,他为学院的博士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教职申请经验。“北京和上海教职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会高一些,重点院校会比较看重推荐信、国际会议报告和杂志投稿状态等等。我非常感谢刘俊教授和巨能久教授,他们在我求职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从一个学生即将转型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黄煜还是感觉颇有压力。“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于授课。一旦开课,前期备课对于新人来说是比较辛苦的,每周基本上一半的时间会放在课程上,这样可以用在研究上的时间会很有限。”压力当前,更激发出他无限的能量,渴望成为一名“纯粹学者”的他,正在利用难得的空窗期抓紧修改他的论文,争取在近段时间能有所进步。
虽然学术道路才刚刚开启,但黄煜对于这条路的艰辛已经有较多感触。“做学术的人要面临的诱惑和不确定太多,没有坚定的信念真的很难坚持下去,不过我很喜欢做学术研究,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一点很重要。”作为“过来人”,黄煜寄语后面计划考研读博的同学也能抓住自己的兴趣,“先根据直觉培养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找到了喜欢的事情不要轻易放弃,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哪怕尝试了觉得不合适再放弃也可以。有了兴趣和目标,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向着目标努力,要能够忍受漫长的等待并让自己成长。记住,读博士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另外,黄煜觉得优秀和成功的衡量标准不是千篇一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和孕育多元价值观。“大学学习和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让大家能够追求有用和有利的事物。但在有用和有利的基础上,大学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鼓励大家追求有意义的、非功利的、纯粹的事物,比如说知识、才华、道德和美。”
回顾这六年的博士学习生涯,黄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进心仪的学校读博,做自己喜欢的课题,又得到了高金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兄弟院校老师的赏识。如今又将迎来全新的开始,黄煜说他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很庆幸自己在高金学院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并为之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毕业赠言:
“学弟学妹们如果有志于学术研究,要主动培养自己对学术的兴趣,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不管未来怎样,不要忘了仰望星空,不要忘了保持好奇心,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