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娅雅:沉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发布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14567次

从招生宣讲会上对高金的“一见倾心”,到坚持七年、深耕博士项目进行学术研究,厚积薄发的虞娅雅,在高金的国际化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蜕变。而那段经受煎熬和磨炼、愈挫愈强的心路历程,也成为她征战全新职场的精神力量。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月明

2014年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节,虞娅雅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专业毕业。为寻求在量化投资、计量经济、金融等方向有更多积淀,她将下一站投向了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当年9月,凭借优异的成绩,虞娅雅顺利迈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大门,满怀憧憬与期待开始攻读金融学博士项目。

作为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各学位项目中的明珠,博士项目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尽管入学前,虞娅雅对漫长读博之旅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煎熬和考验有所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我是通过硕博连读项目保研进入高金的,但在学习了两年之后,我决定退出连读项目,先完成硕士学业。”虞娅雅将自己中途摁下暂停键的原因,总结为“当时始终无法找准合适的研究方向”。

很多有过读博经历的人都有类似体会:找准研究方向有时比找到一个好伴侣还难。好在迷惘和艰涩只是一时。在第三年的学习中,虞娅雅终于接触到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实证公司金融,“硕士导师经常鼓励我在微小的发现中探索更深入、更有趣的话题,教我如何讲好一个金融学的故事。”探索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且有意义的研究方向,虞娅雅又拾起了继续研修的动力和信心。

这时,重返追梦路的虞娅雅幸运地遇到了博士期间的导师程仕军教授。“程教授治学十分严谨,他把培养学生当成是自己一项重要的责任,对我的博士论文提出了很高的期许,不断向我阐释什么是好的研究,引导我深入思考论文的逻辑。而当我因学术研究和未来职业规划感到疑惑和沮丧时,他不断鼓励我听从心中所想,不要畏惧,去追寻自己的目标理想。”

在导师的指点和启发下,虞娅雅的学术之路逐渐顺畅明朗,她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候恪惟教授、于晓筠教授、廖冠民教授、黄毅教授等名师不断给予她指导和帮助,“在与这些资深教授的合作中,他们总是不吝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鼓励我在研究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走得更远。”

坚持,这也是虞娅雅对自我性格的评价。尽管读博过程略有曲折,但终不负当初的期待。历经七年的历练,拨开层层云雾,虞娅雅终于守到如今的月明花开。

走上国际 初绽学术光芒

对于高金,早在当年在厦大举办的校园招生宣讲会上,虞娅雅便对这个专注金融教研的商学院有了初步了解。“当时高金给我的印象是中国商学院中从事金融研究的佼佼者,而且不同于国内大部分高校,高金完全按照海外商学院的模式培养和要求学生。”而“国际化”这一初印象,在虞娅雅后来的深度学习中获得了全面印证。

“虽然我们那一届高金招收的硕博连读生只有五个人,但项目依然请来了海外一流大学中各个领域的大牛教授给我们授课。课程设置同样也是相当的国际化,从教学到考核方式,都是依照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培养模式来进行的。”更让虞娅雅印象深刻的,是高金导师对于博士生“自由却严谨”的培养方式。“这也是高金与传统院校的不同之处,高金的导师从来不会限定或者指定学生的课题研究方向,他们只会鼓励和帮助我们去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指导我们在这个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研究。”

这样的“放养”模式在给予学生极大自我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在确认了自己的兴趣点是公司金融方向后,虞娅雅开始展开相应的课题研究,读博期间完成多篇重要论文。其中,《Government Support and Risk Perception: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Bond Market》受邀在世界银行2020年学术研讨会中交流展示;《劳动保护、行业下滑与企业贷款违约—基于2008<劳动合同法>的实证检验》于2017年9月在CSSCI期刊发表。

而最为特殊的,莫过于一篇几乎贯穿了虞娅雅从硕士到博士全阶段的研究论文——《Failure to Jettison: The Cost of Labor on the Path to Recovery》。这是一篇探讨当企业发生银行贷款违约后,影响企业走出财务困境的重要制度因素的论文。“这篇文章最初是作为硕博项目的暑期论文作业,然后将文章中的一些有趣发现发表到CSSCI期刊后,我就以为完结了。但随着与更多教授交流这篇文章,特别是我的导师,他们都觉得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空间,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借助高金的国际化平台资源,虞娅雅不仅了解到了国际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更有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深入到知识的研究创新和共享体系中。经过多次修缮后,她的这篇论文先后受邀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高校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汇报交流。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和建议被融入其中,论文的叙述愈加丰满,逻辑证据也更显清晰和缜密。而虞娅雅更从中获得了多维度的个人提升。“例如量化分析的方法、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都是在研究这个课题的过程中得到强化的。这是我写作时间最长、也受益最多的一篇文章。”

2017年,尚属在读博士的虞娅雅作为论文评议人(discussant)参与中国国际金融年会(CICF),点评同行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2019年6月,她受邀前往多伦多大学,参加资产管理、保险与风险管理研讨会(Summer Workshop for Asset Management, Insurance & Risk Management),进行了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一路走来,虞娅雅借助高金这个平台,踏上了更大的国际舞台,也探索着新的发展空间。

触电互联网,展开全新赛道

七年的读博生涯,是考验,但同样也是一次“厚积薄发”的历程,沉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坚守、坚持都是值得的,它终将成为你人生难得的宝贵财富。”

博士毕业踏上崭新职场征途的她,首站选择入职蚂蚁集团,在这个引领中国互联网金融方向的创新企业,从事金融核心平台的数据分析和金融、经济研究工作。

“继续做学术还是去实业,高金非常尊重我们学生的个人选择。目前的职业选择,应该说非常契合我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兴趣,这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吧。”虞娅雅希望通过对金融科技前沿领域的探索,增进或改变人们对经济社会中一些金融现象的认知。

“很遗憾没能继续在学术研究领域走得更远”,但如果重给一次选择,虞娅雅依然会选择读博士,“没有博士这几年的沉淀和训练,我对很多现象的理解可能没有那么透彻。”不过更理想的路径可能是在硕士毕业后先工作几年,在行业中积累了更多经验后再回来继续念博士。“这样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术研究去总结、解释金融现象。”她相信,在进入职场后,博士期间学会的坚持和得到的历练将继续激励鼓舞她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很感谢在高金的这段求学时光,但愿每一个进入高金的学子都能怀抱赤子之心,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没有负担地去开拓和创造。”这是虞娅雅送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也是她对于当下和未来最真切的期待。